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正文

【实干创先协同育人】“辅导员面对面”共话科研实践能力提升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文章来源:党委学生工作部 浏览次数:

编者按

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、职业化、专家化发展,帮助辅导员提升业务能力、综合素质与工作质量,营造良好成长氛围和发展空间,党委学生工作部围绕辅导员九大职责,聚焦四大模块,创新形成理论学习、调研交流、面对面案例坊、面对面思想汇等多样化辅导员培训模式。

3月18日,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六期学生工作面对面研讨会顺利举办,党委副书记郑品石出席活动并与辅导员深度交流。

上午9时,食品楼一层飘散着烘焙与酿造的醇香。活动伴随着魏晓峰老师专业的讲解展开。在酿酒实验室里,全体辅导员进行了跨学科的实地观摩。

在主题报告环节,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魏洪斌以《辅导员科研能力是怎样炼成的》为题,从项目选题、研究方法、申报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分享。他结合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辅导员专项案例,强调问题导向和数据支撑的重要性,并提出微课题切入、跨学科联动、成果转化落地的科研路径。

我校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教授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资深指导专家孙曦立足《职创赛来了——学生双创及职规赛赛事解读》,深度剖析赛事规则与评审要点。她以红旅赛道金奖项目为例,分享选题立意、团队构建、路演逻辑的备赛技巧,并建议辅导员以赛促学、以赛育人,通过赛事挖掘学生潜能、反哺日常思政教育。

讨论环节创新采用“抢麦发言”模式,辅导员们以1页PPT形式展示拟研究课题思路。专家进行逐一点评,肯定课题的现实价值,同时提出缩小研究切口、强化理论模型支撑等针对性建议。

1A5D0

1D51A

25B10

2180D

郑品石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,他强调,辅导员队伍成长需把握三个关键点:一是深耕科研与实践融合,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;二是善用跨学科平台,联合专业教师打造“思政+专业”协同育人模式;三是聚焦学生成长需求,通过双创赛事、职业规划等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。

1E875

学工部、团委负责人、相关工作人员,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、全体辅导员参加交流活动。

生资学院辅导员王俭成:

听了魏洪斌老师关于教育部辅导员专项课题的分享,我认识到课题申报需需关注评审方的关切点,紧扣农林院校特色,结合涉农专业实践,强化数据支撑与理论深度,提升课题实效性。孙曦老师关于双创大赛的分享让我学习到了项目申报的全流程,以及申报内容应该服务国家战略,紧扣大赛最新通知,突出“三农”特色,引导学生跨专业组队,推动科研成果转化,辅导员需联动专业教师,构建“导师-项目-资源”支撑体系,以赛促学助学生成长。

未来,我将加强自身科研能力,分层指导学生发展,助力科研潜力生深耕课题,实践型学生投身双创,实现育人精准化。两位老师的分享为我指明了“研以致用、赛育结合”的工作方向,我将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引领与创新实践的“双护航者”,为农林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。

植科学院辅导员王靓楠:

这次面对面活动形式新颖,场面温馨,干货满满,收获颇丰。北京林业大学的魏洪斌老师,分享了思政课题申报的宝贵经验,从选题的创新性,到研究方案的完整性,清晰解读了课题申报要点,为我日后的课题申报工作筑牢了基础。孙曦老师凭借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,结合实际案例,深度剖析大学生双创和职规赛,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,更传授了实用的工作方法。这场活动恰似一场及时雨,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工作思路。在今后的辅导员工作中,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努力提升自身能力,积极运用所学,把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,在学生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
友情链接